图片源自网络

万万没想到,一位辽宁锦州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把公关玩明白了。

2024年6月月底,社交网络上冒出个与“辽宁理工大学教授魏新河”有关的话题。起初没细看,一般和大学教授相关的话题,不是发表了雷人雷语就是有学术新成就,或者是贪污受贿、学术造假、师生恋之类,没啥新意。

今天新闻媒体报道突然变多了,仔细一看,直呼好家伙:辽宁锦州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魏新河为提高知名度等个人目的多次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等虚假身份参加学术会议。

参会、提高知名度,这不就是妥妥的会议公关,也不知道魏新河是不是锦州林业和草原局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有类似人员给予指点,能想到利用这样拙劣的方式为自己提升知名度。

搜罗了一下与魏新河有关的信息,发现这大哥涉猎范围非常广泛。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魏新河报名了超过10场在全国多地举办的学术活动,涉及传统文化、国家治理、教育与乡村建设、边疆治理、运河工业遗产保护传承、体育信息科学、教材改革建设、华文教育、思政教育、新闻理论研究、法学等领域。

此外,魏新河还有多个虚假身份,包括辽宁理工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辽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辽宁工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辽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师、辽宁省乡村振兴专委会副主任,辽宁省锦州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中心(辽河口红海滩国家公园)副主任。

这里要划个重点,辽宁理工大学是一所不存在的大学,辽宁锦州倒是有两所名称与之相近的民办高校,它们分别是辽宁理工学院、辽宁理工职业大学。目前,这两所学校已经否认有魏新河这号人。

除了会议公关,魏新河还学会了奖项公关。据潮新闻报道,四川眉山一个官方号发布的《关于第二届“三苏”法治文化论坛征文评选结果的公示》中,一篇三等奖作品作者写的就是辽宁理工大学马院教授魏新河。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称,有网友发现,魏新河身份去年就已经被人扒出,被扒出之后据说又化身辽宁理工学院魏鑫,出入各色平台,还入选了清华大数据与因果推断研讨班博士生名单。

而来自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官网的信息显示,魏新河还会新闻公关。2022年9月,《中国绿色时报》发布了一篇署名魏新河,题为《辽宁锦州东湖森林公园成市民休闲“打卡地”》的文章,文章介绍了锦州东湖森林公园的园区建设情况。

不得不说,魏新河公关手段运用娴熟,公关成果丰硕,算是个“公关鬼才”,只“可惜”栽了。

据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7月4日通报,生于1978年10月的工作人员魏新河已经被停止工作。因涉嫌招摇撞骗罪,魏新河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下一步,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我查了下刑法,招摇撞骗罪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招摇撞骗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罪名。罪罚的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他种机关工作人员。

魏新河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又冒充他种机关工作人员,目前看已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将来蹲个三到十年没跑。

事情到这,使用多种公关手段为自己提升知名度的魏新河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这都上热搜了,知名度大大提高。

只是,魏新河这一系列的操作代价有点大,除了蹲监狱、开除公职,后半生估计跑网约车、送外卖快递都难,他过不了无犯罪记录审查这一关,年纪也将接近退休。

魏新河事件,真可谓成也公关,败也公关,此乃今世之奇闻大赏。奉劝主办学术会议或奖项评选的机构还是多擦亮眼睛吧,遇到冒领拿车马费的会虫不可怕,让这种学术圈混子招摇过市并且使自身颜面被按地上摩擦才可怕。